司法鉴定
发布时间:2020-03-19 人浏览
1.工程计量纠纷鉴定:
对工程项目中各类工程量的计算进行鉴定,包括建筑结构、装饰装修、安装工程等各个专业领域的工程量。例如,核实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量、墙体的砌筑量、管道的铺设长度等。
针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争议进行鉴定,确定应采用的正确计算方法和标准。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合同约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工程量计算规则,如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等,当双方对计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分歧时,需要进行专业鉴定。
2.工程计价纠纷鉴定:
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费用计价进行鉴定,包括直接费、间接费、利润、税金等。例如,确定人工费用的单价、材料价格的合理性、机械台班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等。
对工程计价依据的争议进行鉴定,如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、计价文件的适用范围、调价条款的执行等。当合同中对计价方式约定不明确或双方对计价依据有不同理解时,需要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合理的计价方式和依据。
3.工程合同纠纷鉴定:
对工程建设合同的条款进行解释和鉴定,包括合同的成立、效力、履行、变更、解除等方面的争议。例如,确定合同中某些条款的含义、判断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、认定双方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等。
对合同违约行为和责任进行鉴定,确定违约方的违约事实、违约程度以及应承担的违约责任。例如,判断一方是否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、质量标准完成工程任务,以及应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等。
4.工程变更纠纷鉴定:
对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鉴定,确定变更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和相关规定。例如,判断设计变更是否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化、设计错误或其他合理原因导致的。
对工程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减进行鉴定,包括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增加或减少、材料设备更换、施工工艺改变等引起的费用变化。准确计算变更部分的费用,为解决纠纷提供依据。
5.工程索赔纠纷鉴定:
对工程索赔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定,判断索赔事件是否真实发生、索赔依据是否充分、索赔程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。例如,确定因不可抗力、业主原因、设计变更等因素导致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是否符合索赔条件。
对索赔金额进行鉴定,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计算。例如,计算因工期延误导致的人工窝工费、机械闲置费、管理费增加等费用,以及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修复费用、赔偿费用等。
6.工程质量纠纷鉴定:
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鉴定,包括建筑材料的质量、施工工艺的符合程度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等方面。例如,检测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、化学成分是否达标,检查施工过程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,评估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等。
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鉴定,确定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方的责任、材料供应商的责任、设计缺陷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。例如,判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由于施工时振捣不密实、水泥质量问题还是设计荷载取值不当等原因引起的。
对工程质量修复费用进行鉴定,确定修复工程质量问题所需的费用,包括拆除不合格部分的费用、重新施工的费用、材料设备费用以及相关的管理费用等。
7.其他相关鉴定:
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会议纪要、往来函件、施工日志等文件资料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关联性进行鉴定,以确定其在工程造价纠纷中的证明力。
对涉及工程造价的其他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,如工程保险理赔中的造价鉴定、工程拆迁补偿中的造价鉴定等。